logo

数字化时代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应然之策

日期:2022-08-31 阅读量:423

、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注重职业院校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对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一)跨界组建,打造结构化教师团队

  一是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作用。二是整合校内教学名师资源。三是吸纳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设置流动岗位,为企业技术骨干参与职业院校教学、科研提供制度保障。

(二)德技并修,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一方面,以德为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另一方面,以技为要,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按照人才培养需要培训教师,按照主要岗位能力培养需要聘请兼职教师,加强教师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智能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等各级各类培训,减少教师非教学工作事务,保证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及研究工作中。注重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具备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是职业院校教师开展高校教学的基础能力。

(三)服务企业,提高教师科学研究水平

  一是搭建科学研究平台。二是打造行业咨询智库。三是完善成果转化机制。

、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强调教学内容契合产业发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职业院校教材建设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要求学校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课程教材,突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形态教材,注重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一)对接岗位,融入行业发展内容

  一是及时更新课程标准。二是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三是完善教材修订制度。

(二)支撑课程,优化专业人才培养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支撑课程改革、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一是支撑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二是支撑课程教学目标实现。三是支撑专业教学质量生成。

(三)助力竞赛,服务学校教学改革

  在教师层面,助力教育教学改革。在学生层面,助力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竞赛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载体,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抓手。技能大赛项目设置过程中,重视对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这需要教材建设对接技能竞赛要求,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入教材内容,强调知行合一、德技并修。

(四)关联证书,保障教材建设质量

  一是教材开发过程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要求。二是教材使用过程选择适合教材版本。三是教材评价过程注重学生专业学习效果。

、坚持因材施教策略,重视教学方法实践创新与理论应用

(一)教师学生联动,实现学生做学合一

  职业院校的教学以职业世界的工作情境为依据,强调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要求在“做中教”进而促进学生在“做中学”。一方面,“做中教”,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引入典型生产案例,通过项目、案例、情境等教学方式,教师以教学的方式呈现工作情形,教师“边做边教”,实现做与教的统一,让学生通过沉浸、参与等直观的方式学习职业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做中学”,强调学生学以致用。动手操作能力强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有紧密联系,提升学生课堂的获得感和认可度,这种能力的获得与职业院校强调学生以实践的方式学习直接相关,进而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二)线上线下结合,发挥数字教学资源

  一是加快数字化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新形态教材建设,推进智慧教室建设,为课堂教学提供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和数字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过程,重视个性化学习,创新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等理念的有效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课堂参与。二是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职业院校要加强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鼓励教师应用自主学习平台开展网络研修、备课授课、指导学生等活动,鼓励学生应用自主学习平台进行选课、预习、做作业、讨论、成果展示、拓展阅读等学习活动,优化教学组织,提高教学效果。三是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基于问题、项目、现象、案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延伸课堂教学时空,鼓励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推广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利用微课、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积累课堂教学创新经验,提高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

(三)实践理论结合,帮助学生知行合一

  一方面,推进校企“双元”育人。职业院校以区域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引企入校、引企入教,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教学过程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依托,在工作环境中给学生具体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取得工作成果、产品或服务,坚持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使考评体系成为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工具。持续优化和完善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实施学校企业双元育人,明确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实现集中培养与分散顶岗的平衡。另一方面,加强实习实训教育。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借助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高水平实训基地,提高实训基地规划、管理水平。强化实践性教学,协同建好用好各类校企实训基地,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将职业素养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统筹安排教学计划、课程选择、实践实习、考试评价、质量监控等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