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建议
一、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对策建议
1.“存量盘活”高等职业专科教育
缓解高职专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盘活高职专科院校存量资源,主要集中在理工和文科两类毕业生上。作为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主要类型,2020年高职院校理工类招生人数达到了312.4万人,虽然理工类毕业生保持较高的规模,但大多存在于传统产业,对于此类专业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调控招生指标,转移到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上,从而更好地匹配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对于文科类毕业生,其占比呈下降趋势,但是总体规模依然很大,分散了较多教学资源,且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率不高。鉴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文科类毕业生需求将进一步提高,研究认为可以将其转移到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上来。高职专科院校可以集中更多的资源发展特色专业,对接新兴产业。因此,盘活点多面广的高职专科教育存量,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2.“增量调整”高等职业本科教育
“增量调整”高等职业本科教育除了考虑能够直接增加高技术人才的供给外,另一个原因是合理分流一部分高职毕业生,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为了弥补“专升本”比例不足,让一批优秀高职专科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二是为了缓冲就业压力,让范围更大的高职专科毕业生继续教育,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增量调整”后,高职学生毕业后不仅只有“就业”的选项还有“升学”的选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直通车”和“立交桥”也就建立起来了,职普融通可以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从而获取更多的优质生源。
3.“错位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之所以提出“错位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因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未建立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底层架构基础之上,其设立伊始便依托在普通高等教育的体系上。拥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授权单位大多是普通高校,且多为重点院校。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来看,普通高等教育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前沿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优势明显,依托在普通高等教育的体系上,能够凭借其强大的办学资源获得更好的发展。而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提供发展借鉴,同时也为职普融通在本科层面提供遵循。
二、高等职业教育科类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1.“一体化”设计专业衔接
专业一体化纵向衔接可以解决高职毕业生专升本后,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不对口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在理工类专业中表现最为明显。通过专业一体化衔接,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终身学习提供可能,可以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后因产业变动换岗能力不足的问题。专业一体化衔接的重要性除了体现在纵向衔接外,横向一体化衔接也很重要。横向专业一体化一方面是要与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相衔接,在专业层面实现普职融通。另一方面要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衔接,这对于提升高职毕业生换岗、转岗能力十分重要,保障毕业生在产业数字化升级过程中,具备基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2.“数字化”改造传统专业
面对数字产业带来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只能依靠职业教育来完成。但是对照新版专业目录,数字化升级改造515个专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传统化、同质化问题依然突出,使得毕业生就业面向变窄,失业风险加大。
无论是在经济发达的东部还是在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专业设置传统专业多,新兴专业少的现象。产业基础高级化以及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使得劳动力就业极化更加明显。因此,数字化改造传统专业,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数字化动手能力和知识结构,才能扩宽毕业生就业面,降低失业风险,满足数字产业需求,实现高质量就业。
3.“特色化”发展优势专业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特色专业的丰富程度展现了学校的专业发展能力,这对于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都是很大的提升。在就业和创业双重压力挤压下,培育扶持地方特色专业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每所高职院校根据当地产业和学校发展来规划制定特色优势专业,这样也更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
研究发现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中,就业率高,校企合作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多的专业大多具有很好的行业背景,“双高”院校中这一特点更为明显。该类专业招生充足,毕业生跨区域就业的比例较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专业培养特色鲜明,教学针对性强,有力支撑地方经济发展。
三、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1.“扶弱扶小”均衡发展高职专科院校
在谈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时,目光往往集中在“双高院校”“本科职业大学”这些院校上。诚然这类院校代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走向,但从数量上来说,还仅仅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很小一部分。由于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更倾向于“扶强扶优”,在点多面广的高职专科院校上,众多“小学校”面临着“大困局”。在“扶强扶优”原则下,高职院校在发展上也会出现“极化”现象,但少数高质量并不代表高等职业教育整体的高质量。在就业极化和就业结构性矛盾面前,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还是在基数大、底子薄的高职专科院校上。从当前和长远的角度出发,国家政策原则上也需要由“扶强扶优”转变到“扶弱扶小”。
2.“稳中有进”积极发展高职本科院校
从数据反映的情况看,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的院校数和招生专业都在稳步增加。但在就业市场上,点多面广、基数大的高职专科院校毕业生占据了绝对规模,由于整体质量不高难以填补高技能人才需求,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尤其是在东部地区,产业数字化、智慧化升级,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使得就业市场极化问题凸显。高技能与中低技能劳动生产率不断拉大,技能溢价并未因高职院校毕业生供给而降低,高职毕业生就业正呈现出由中技能岗位向低技能岗位流动趋势。为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减轻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强就业和岗位竞争力。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认为要进一步疏通“堵点”,扩大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大数量和招生规模,破解当前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痛点”。
3.“由量到质”协调引导民办高职院校
从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势头来看,其未来在高职院校当中的比例还会持续上升,但是保持多大比例是合理的呢?2020年美国民办社区学院的比例在15%左右,当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民办比例已经达到23%。考虑到美国高等教育的高度市场化,民办高职院校数量和比例应该在现在的基础上进行下调。下调比例并不意味着不发展民办高职教育,而是要引导其由“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提升。之所以在民办高职院校更加强调质量,是因为在分析民办院校的调整变化时,民办院校专业设置趋同化比公办院校更高,不同类型院校“同质化”办学的倾向更为严重,民办院校毕业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从缓解结构结构性矛盾出发,研究提出适当抑制民办高职院校数量和同质化专业招生指标,倒逼其转型发展。
四、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1.“提质培优”东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
从研究梳理的情况看,东部地区在职业教育发展上走在了各地区的前列,这与东部地区产业集聚,制造业水平高,用工需求质量要求高有关。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东部地区大中小企业正朝着制造业工厂流程数字化的进程推进,而这也对东部沿海发达经济省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东部各省份来说,提质培优是一项总体要求,还需要各省各城市根据本区域的产业发展情况,制定细化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任务清单,统筹协调推进。从高职院校层面上讲,要发挥“双高”院校和“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的头雁作用,打造具有特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密切对接区域发展规划,注重专业一体化培养,数字化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在精准研判的基础上,动态调整招生指标,优化毕业生就业结构。
2.“提质扩容”中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
中部地区作为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区,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上要实现“提质扩容”。“提质”强调高端供给方面,也就是面向数字经济、智慧经济提高供应更多满足现代产业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要针对各高职院校开设难度大且较少的专业。扩容是从传统需求方面来谈,因为需要承接东部产业,主要针对已有专业并在此基础扩大规模。中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提质扩容的外在目的主要是为承接好产业区域转移服务,通过扩容提质,吸引更多东部沿海企业在本区域内落地落产,内部需求主要是为了优化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为本地区高职毕业生提供更多的用工需求和多元化的就业岗位,从而缓解中部地区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破除部分毕业生异地就业现象。
3.“扩容提质”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
西部地区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洼地”,也是发挥职业教育社会功能的“高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在西部地区效应更为突出。然而通过梳理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分布,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仅面临着质量不高的问题,更为突出的是数量不足。与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相对较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劳动力素质难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西部地区学生异地就学就业的比例更高,使得西部地区在发展上面临着“积贫积弱”的问题。鉴于此,研究认为在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需要“扩容提质”,除了要在西部各省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外,还要在国家层面做好统筹,给予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形成帮扶机制。鼓励东部地区发展水平高、办学资源充足的高职院校开展对口支援,形成东、中、西部职业教育发展上的协同联动“山海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