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产业学院的运行机制
现代产业学院的运行机制是指现代产业学院中内外关联的人、财、物、信息、制度和文化等诸要素协同运行的基本方式,它决定了现代产业学院的治理效能,以及共同育人、联合创新和利益共生三大职能的实现程度,主要包括发展动力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合作信任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从职能定位和运行机制的双重规定出发,可认为现代产业学院是为了破解产与教、校与企的“深度融合”难题,由政府、学校、企业和行业等主体共同创建的,以植根产业的共同育人、联合创新和利益共生为基本职能,以发展动力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合作信任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的有效联动为运行逻辑的混合型实体组织,表现为育人共同体、创新联合体与利益共生体的形态复合,如图1所示。
一、发展动力机制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政策驱动、需求驱动和创新驱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政策驱动是外部推动力,需求驱动和创新驱动属于内部驱动力。
政策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起到引导、约束作用,规范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具体任务和体制机制保障,是现代产业学院从自发建设走向自觉建设的关键一步。政策驱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项目牵动。我国规模性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源于政府的项目牵动,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设置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来推动学校、企业参与其中。其二,高位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需要政府、学校、行业企业主要领导的推动,从而确保坚强的组织领导。其三,经费撬动。现代产业学院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除了政府投入之外,还要通过财政经费撬动更大的合作空间,吸纳企业和学校的配套经费。
需求驱动力来源于学校和企业在面对外部挑战和竞争时的应激反应,而只有通过以知识共享为中介的校企深度合作才能解决复杂世界的风险挑战,利用好各自的优势资源与特殊能力。对于企业而言,组建产业学院意味着合作学校与企业能够与之分担产品开发成本、分散技术创新风险,能共享合作伙伴优质的知识、人力资源并实现优势互补,尤其获得本企业范围以外的技术知识。合作能使企业快速获得新创意、新知识和新技术,为进入新市场、紧跟新业态提供便捷之路。对于学校而言,组建产业学院意味着人才培养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更高端的平台,现代产业学院能使合作学校比其他学校更优先、快捷获得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和新工艺,并转化为教学资源。需求的高度契合使得合作主体利益有效联结的概率大大提高,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内驱力。
创新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主要包括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多元化、混合型的组织产权结构更多地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因此,不能按照学校二级学院的模式来管理现代产业学院,一方面要在制度上保障现代产业学院的更大自治和自主权,适应其多元化、混合型的组织产权结构。比如在激励制度上,应创新以校企合作效益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和科研业绩津贴奖励政策;在教师晋升制度上,应建立与产学研用一体化相配套的成果认定与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在管理体制上,应建立基于协商民主的决策机制、基于市场配置资源的自主运营机制和基于高度自治的内部财务和人事管理制度等等。另一方面,要以文化创新驱动现代产业学院内涵发展。“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实现产业文化与教育文化的深度融合,塑造现代产业学院特有的文化氛围,将企业的效率文化、职业文化、精细化管理文化与院校的人文文化、学术文化、人本化管理文化融合起来,增进合作主体间的文化认同。
二、信息共享机制
现代产业学院是由人、财、物和信息构成的开放系统,其中人、财、物等要素都要通过信息的形式在系统中流动,信息是组织间沟通和决策的基本依据。要提高现代产业学院的运行绩效,就要建立组织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包括个体信息组织化与组织信息对称化两个方面。
个体信息组织化是指现代产业学院中具有不同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个体成员尽可能将自己的知识专长及成果、行为偏好(非隐私)等关键信息在组织中共享,以便让其他成员能迅速了解到自己的知识专长信息和行为偏好信息,从而建立起一个基于个体成员信息流的知识共享网络,形成组织及组织间层面的信息交互系统。个体信息组织化使个体信息上升为群体信息,从而在个体或群体决策中(如科研项目申报、专利申请、横向项目设置、新形态教材开发等)得到充分关注和利用,一方面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另一方面提高了信息共享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现代产业学院中个体或群体做出更优的决策。
组织信息对称化是现代产业学院的合作主体——学校、企业、行业等在契约签订、合作任务推进、重大问题磋商等环节中实事求是地公开相关信息,确保双方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信息的透明性互通,降低企业和学校相互了解的信息成本,从而提高双方需求的匹配性,避免合作行为中的“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因此,要搭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平台,比如建立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共同管理的现代产业学院信息或数据平台(对外公开的网站、微信公众号或内部网站、数据库等),及时上传学校师资队伍、办学资源、科研成果、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现状、人才需求、教育资源等有关的真实信息和数据,降低双方的信息搜寻和查证成本,提高治理效能。
三、合作信任机制
根据组织间信任机制的分类,可以将现代产业学院的合作信任分为计算型信任和关系型信任两大类。计算型信任的基本假设是,遵从合约或约定比机会主义行为能带来更多利益,且这种利益是可计算的。计算型信任强调各合作主体间的信任更多来自于其认识的积累和利益的计算,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信任。关系型信任的基本假设是,信任取决于组织间的共享信念与价值观。关系型信任强调情感、信念、价值观和理解在组织间联系的纽带作用,注重在彼此的交往关系中产生情感认同,是一种心理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信任。
一方面,现代产业学院要建立基于契约治理的合作信任机制。研究表明,“复杂契约是组织间信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复杂契约既包括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更指向合作细则,它详细列明所有可预见的机会主义行为,规定了合作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以及集体行动的负面清单,要求合作主体秉持基本的诚信价值观开展各项协作活动,并且规定了违反契约所应接受的惩罚措施。通过围绕人才培养、联合创新以及利益共享等方面缔结复杂契约,事实上就创建了一种基于可信承诺的沟通协调机制和一个确定性的、可控制的合作环境。
另一方面,现代产业学院要建立基于关系治理的合作信任机制。在中国的“情本位”文化语境中,关系型信任显得尤为重要。“关系性信任遵循的是启发式或回顾性的决策规则,这种决策规则建立在先前形成的关系的整体质量上而不是基于单次交易的理性评估。”因此,现代产业学院各合作主体在决策时要坚决摈弃“一锤子买卖”的心理,坚持契约治理的同时,通过增强情感关系而避免在交易中深思熟虑的计算,从而有效简化信息沟通的环节,降低交易成本。现代产业学院的关系网络建构应遵循从浅层沟通到深层互动,再到情感默契的逻辑,随着情感关系逐渐增强,关系网络也逐渐紧密,各合作主体对现代产业学院组织模式的认同感也逐渐提升。建立基于关系治理的合作信任机制,最直接的结果是,即便一方在某项交易中吃了亏,另一方也会因为“强情感关系”继续合作,为对方利益考虑而做出让步。
四、利益分配机制
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改革,其重要指向之一便是重新调整利益关系,实现利益合理分配。制约异质性组织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充分实现优势资源互补的一个根本因素,是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和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价值取向、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根本差异。如果不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性可能带来的影响,那么现代产业学院就不可能高效运行。激励机制是利益分配机制的核心要素,“组织改造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建立起与新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通过利益的合理分配,确保投入都能产生收益,是利益分配机制的要义所在。
利益共享其实是以利益分化作为前提的,认同利益分化、利益差异或利益差距才可能努力实现利益共享。利益共享并非要否认利益差距,而是让这种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利益分配机制旨在调节和控制利益分化所带来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利益分配也不是要追求单一的经济利益共享或者完全可量化的利益共享,而是可量化的显性利益和不能量化的隐性利益在内的多要素收益共享,并存在多种共享方式。第一,“人力资源+知识资本+资金”的利益互补方式。学校提供高水平研发人员和学生作为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输入,企业为学校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提供资金,包括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建设经费等,也为学校提供企业知识转化为教学知识的资源和条件。第二,“市场+政策”的利益互补方式。企业为学校提供人力资本市场、学生创新创业的试点市场,政府为企业提供金融、税收、服务、土地等优惠政策,学校也可以在引企入校、共建研究机构方面提供场地、服务等优惠政策。第三,“专利+转化”收益共享的利益分配方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和申请专利,并促成专利的产业转化,从而按一定比例共享专利及其转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