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政策的变迁特点、时代需求及内容框架

日期:2022-07-11 阅读量:538

摘要:职教教师教育政策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70余年职教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特点表现为:文本形成上,经过了从间接政策逐步到直接政策及政策体系渐成的过程;政策内容上,呈现出从单一到逐步多元丰富的特征;政策成效上,两个制度一支队伍基本建成。新时代教师教育政策体系建设应该从政治的权威性、影响的全局性、实施的系统性、相对的独立性、鲜明的特色性五个政策实施要素出发,从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政策,加快职教教师管理制度建设,加强职教教师队伍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架构。

  职教教师教育政策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从宏观层面上它规定着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方向、目标任务、质量标准、管理制度等;在教师层面而言,是对教师培养培训、专业发展、考核评价、待遇地位等方面的规划、制度和保障措施。职教教师教育政策既是教师教育政策的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内容,政策属性上具有教师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特点,政策制定上具有兼顾主体与内容多元的复杂性。职教教师政策体现出职业教育政策与教师教育政策的主体要求,是围绕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制定的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性、准则性的规定。科学、完善的职教教师教育政策体系对于促进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保障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教教师教育政策发展变迁特点及内容分析

  一个政策的出台,是基于出现的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和引导,政策的内容取决于对现实情况的各种判断和反映,政策的有效性反映在问题的解决程度及现实需要的满足程度。新中国成立70余年职教教师教育政策发展变迁,呈现的就是这种从问题出发,基于需求导向的政策制定路径,所形成的逻辑关系链为职业教育发展——教师需求产生——教师教育政策出台。职教教师教育政策制定的基点是解决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促进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是职业院校及教师获得相应的发展保障。研究70余年职教教师教育政策发展变迁,从文本形成、政策内容、政策成效角度进行总结归纳,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文本形成上,经过了从间接政策逐步到直接政策及政策体系渐成的过程,也就是职教教师教育政策从最初是包含在职业教育政策或教师教育政策中的部分内容,到逐步形成独立的、直接针对职教师资问题的专项政策,其标志为1997年9月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直接全面系统地针对中职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的战略性、规划性部署,具有内容全面,措施具体的特点。文件既对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经验、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总结判断,又对中职教师队伍建设从多方面补充教师来源,多途径开展在职教师培训、多渠道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和安排,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实施有较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随着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急剧增强,通过制定政策措施来推进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作用与功能更为突出与重要,体现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特色与需求,出台系统化、多元性、针对性强的职教教师教育政策,逐渐成为政策制定的目标导向。职教师资专项文件逐渐丰富,其中,2019年8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师资12条”),是职教教师教育政策专项化的标志性文件,该文件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时代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及教师培养补充、资格准入、培训发展、考核评价、待遇保障方面的12条举措,完整地构成了理念目标指导、任务内容具体、实施路径明确的政策制定路径模式。

  第二,内容组成上,呈现出从内容单一到逐步多元丰富的特征。职教教师教育政策从解决教师数量不足问题到重点在教师结构质量、素质能力提升;从注重当下存在问题的解决到着重设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目标任务,政策导向功能日益突出。从时间维度对教师教育政策内容分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内容上呈现了逐步递进的状态,适应不同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求。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政策重点在提高认识,观念上向重视师资转变;解决教师数量不足,学历达标问题,政策实施路径主要有教师来源补充渠道、教师转岗培训和学历达标培训、建立和扩大师资培训机构。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家一系列教育法律的制定与颁布实施,特别是《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颁布及《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认证的临时办法》《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等政策的制定,极大地推进了职教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进程。这一时期,政策重点为推进教师队伍整体发展,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政策实施途径主要有开展校长岗位培训,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培训,要求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建设国家和地方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政策突破点是教师到企业专业实习及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前者促进了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政策的出台,后者促成了国家级、省级、地市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立。进入21世纪,职教教师教育政策更为丰富与针对性强,政策呈现出系统化特点,政策内容从以往注重规模和质量建设逐步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内涵建设转变。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探索职教教师教育培养培训模式是政策重点。政策实施途径主要有建立师德规范、制定校长及教师专业标准、开展长期连续性的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试点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度、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建立建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

  从内容构成上分析职教教师教育政策可以发现,师资培养培训的目标任务、对象内容、方法途径等内容经过了一个逐步完善丰富,逐步探索职教教师培养培训路径模式的过程。适应了教师队伍建设需求,极大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提高。

  在培养培训目标上,包含了从要求教师学历提升、专业培训到专业进修、访学研修、名师名校长培育等多种要求;在培训重点上,涉及了从专业理论培训、知识更新培训、教育理论培训到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思想政治教育、新技术培训、新教材教法培训等全方位内容;从对象要求上,实现了从部分教师到专业课教师、公共基础课教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兼职教师等全员培训;从形式方法上,设计了从开办培训班,开展各种形式短期培训到精准培训、分层次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企业培训、出国研修等多种形式;从机构组织上,形成了从各师范院校或普通高校到国家、省级、市(地)级和校本培训四级培训组织。职教教师教育政策内容构成不断丰富具体,呈现出努力从普通教师教育政策中逐步分离,探索体现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特色与要求的政策内容;遵循解决问题与队伍建设共同兼顾的原则,逐步形成构建职教教师教育政策体系的态势,对教师队伍建设导向与规范功能逐步加强。

  第三,政策成效上,“两个制度一支队伍”基本建成,经过多年一系列政策的推动实施,体系上已建立起依托普通高等学校、职技师范院校为主体开展职前培养的教师培养制度和依托职教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开展培训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一支数量规模基本满足、质量结构基本合理,适应职教发展需求的教师队伍已经建成。内容框架上从最初多为宏观层面的原则规定逐步走向包括具体内容、实施过程、实施效果、条件保障等内容组成的政策制定路径与方案步骤实施相结合。产生了一些政策突破,社会影响力及实施效果明显。主要体现在,教师培养素质提升政策的突破点:一是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政策的提出及实施;二是在“教育硕士”中新增“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方向,开展“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试点,这项政策实施,对加快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及素质能力,产生了较大的推进与促进作用。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突破点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颁布实施,这两个标准原则规定了中职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内容,对提升整个中职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化水平,构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标准体系起到了重要的实践导向作用。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政策突破点是自2006年开始实施的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该计划以五年为一周期,聚焦职业教育改革核心任务设计若干培训内容,通过示范引领、创新机制、重点推进、以点带面,切实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经过三个五年计划的持续实施,一批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校长等的能力素质普遍提升,地方培训体系及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逐步建立,教师和企业人员双向交流合作,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常态化机制逐步形成等,政策的影响力与实施效果成效明显,获得社会普遍认可。除上述之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政策、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更是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特色、教师培训重点内容,以及建立专门培养培训途径的探索等方面政策的指向性与实效性更为突出。

二、职教教师教育政策面临的时代需求及内容框架

(一)现行职教教师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政策的发展变迁及特点,反映出教师政策制定的一种实然状态,对于提升职教教师队伍素质、加快队伍建设步伐,基本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发挥了推动和保障作用。但从教师教育政策应发挥的权威导向功能、协调实施功能、调控保障功能等要求出发,仍存在相当的差距,也与当前职教改革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甚至成为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策的目的性较强但配套措施缺乏,政策效力不高。政策制定多着眼于现状和问题,如生师比偏高、专业课实践课教师比例过低、“双师型”教师缺乏、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原则性规定,缺乏相应配套政策、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等,更缺少政策实施评估监测机制,造成政策执行力不强,政策导向功能较弱;政策预期效果难以监测,政策调控功能发挥不够。

  二是政策体系不完整,内容欠缺与系统性不足并存。最为突出的是长期以来以中职教师政策为主,高职教师政策大多放在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教师管理的相关政策中,直到2000年以后才统一为职业院校教师政策范畴,至今缺少关于职业教育类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的综合性政策或发展规划;内容上也不完整,一些涉及职教教师发展重大问题的政策缺失,如职教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各级各类职教教师专业标准、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规划、教师薪酬与奖励政策更是亟须调整和补充;另外,一些政策缺乏类型及层级区分,政策管理权限笼统,往往是国家一个政策管到底,如教师人事制度长期沿用普通学校模式,教职工编制,人事部门管得过严、统得过死,缺乏依据地方、学校实际情况与需求的政策灵活性与适应性。

  三是政策延续有余而创新不足。比较政策制定路径可发现,一些政策变化呈现的只是内容的增加或补充,反映事业改革发展需要的政策创新点或措施办法不多,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学校政策相似度极高,缺乏依据地方或学校实际的针对性举措。特别是涉及教师发展的考核评价、待遇保障等人事管理制度,政策的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力度不够,影响政策的效度与信度。

(二)职教教师教育政策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制定依据

  职教教师教育政策发展变迁特点反映的职教教师政策发展脉络、基本内容和时代特征,对于构建未来教师教育政策体系的战略重点、目标任务、内容构成、技术路径已经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准备和价值判断,建立一个满足职教事业发展、反映职教教师队伍特点、能够促进和保障教师队伍的师资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已提上议事日程。科学规范政策制定过程,完善衔接政策内容,发挥政策的“顶层设计”功能,推动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发展,服务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已成为新时期职教教师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目标。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确立的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及目标要求,决定了职教教师队伍建设在质量结构要求、培养培训途径、组织管理模式、待遇保障条件等方面有别于普通教育教师队伍,它所具有的多主体结构、多类型层次、多来源渠道、多培养主体的特点,决定着教师教育政策制定的复杂性与多样化,对政策制定的系统性、针对性、特色性提出更高要求。

  我们认为,教师教育政策体系建立应该从政治的权威性、影响的全局性、实施的系统性、相对的独立性、鲜明的特色性五个政策实施要素出发,科学有效的职教教师教育政策体系应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系统性,国家层面政策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是相对完整的,涉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培训、管理制度两个方面都有较为完善的政策出台,且这些内容间是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

  二是指导性,国家层面政策能够对地方、学校制定相应政策发挥指导作用,且对地方及院校政策实施留有较大的空间和适应度。从功能上讲,国家层面政策主要是涉及职业教育教师的综合性法律法规和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师德规范等政治性、宏观性内容,发挥导向与监督功能,地方层面的政策主要解决地方实施方案与配套政策问题,院校层面制定适合学校需要的操作内容。

  三是发展性,政策除对现有问题的解决外,还应对将会出现的问题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发挥政策的前瞻性作用,并从政策层面鼓励创新与探索。总之,职教教师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一个政策的出台,除了基于对出现的问题需要解决外,更应从整体性、发展性要求出发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和引导,政策的内容除了对现实情况进行判断和反映,还应对未来发展有一定的预期性、前瞻性。政策的有效性要充分考虑现实与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双重满足程度。

(三)职教教师教育政策体系建设着力点

  职教教师教育政策体系是个系统工程,政策主体涉及教师教育、职业教育、职教教师三方面。从层级上可分为国家、地方、院校三级,内容上可分为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其中,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指围绕教师职前培养、在职专业发展的政策。核心政策有,职技师范学院建设政策、师资人才培养政策、师资专业建设政策、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政策、教师进修学习培训政策、教师企业实践政策、骨干及优秀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等等。教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有教师编制核定、选拔聘用、资格标准、职称职务、考核评价及其奖惩等方面的人事管理政策,包括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政策、各级各类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政策、“双师型”教师政策、兼职教师政策、教师考核评价政策、教师职务职称聘任政策、薪酬与奖励政策、教师社会服务政策等。基于以上政策体系框架,在新时期、新格局、新要求下,我们认为,政策着力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政策。这是满足职教事业发展需要、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保证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性政策,面临着突破与创新的挑战。政策重点有,一是职技师范教育体系建设。涉及的问题有对职技师范院校建设目标与人才培养层次重新定位,本硕一体化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设计,职技师范院校的布局与结构调整,普通高校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政策与机制等,特别是“职教师资12条”提出高水平工科学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针对这种新模式,迫切需要在其建设路径、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毕业就业要求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政策突破。二是职教教师培养制度建设。需要在职业教育公费师范生培养,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攻读职业教育硕士,高等学校联合行业企业培养高水平教师等方面进行政策创新。三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发展改革需要战略性、创新性的政策出台。如基地发展规划、课程开发、教学实习、校企合作教师培养等内容需要有相应的实施规定,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国家级企业实践基地建设,需要对其资质认定、建设标准、建设任务、成果评价等方面出台政策制度,加强建设与管理,等等。

  第二,加快职教教师管理制度建设。这是稳定教师队伍、发挥教师积极主动性、保障教学工作有效顺利开展的条件保障性政策,同样面临着改革与创新的挑战。政策重点有,一是出台新的职业学校教师编制标准。依据职业教育教学特点核定教师队伍数量规模,确定教师结构比例,加强教师队伍编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制定教师队伍编制改革政策,主要有统筹编制、固定岗和流动岗、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等规定。二是改革教师职称制度及评价指标。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实践教学成果、教师企业实践、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开发、社会服务等作为工作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和量化标准,建立以能力和业绩成果为导向的多元评价机制,制定“双师型”教师的薪酬机制与评价办法等。三是创新教师队伍岗位管理模式。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对类型特色下职教教师队伍的岗位设置、结构比例、管理要求等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兼职教师的资格来源、培训教学、评价考核、管理待遇等迫切需要政策制度上的创新。

  第三,加强职教教师队伍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这是反映教师队伍素质水平、开展教师队伍能力建设途径与方式的指向性政策,面临着更新与补充的要求。政策重点有,一是职教教师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要尽快建立具有类型特色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在资格考试内容和形式上,充分反映职业院校教师的特点与要求。修订并完善标准体系,包括有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标准、分层分类的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职技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培训标准、校长标准、“双师型”教师标准等,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急需制定包含标准要求、培养培训、考核评价等制度化、系统化的政策方案。二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建设。依据职教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及成长规律,在制度设计上,要有从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提高一体化全过程的制度建设;在内容上,要有师德素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培训,以及教师企业实践双向交流、校企协同发展教师培养机制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在组织机构上,建设教师发展中心、教研机构与活动开展、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平台,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三是建立教师教育政策评估机制。制定教师教育政策的评估程序、实施机构、经费支持等方面内容的政策文本,加强对政策实施过程、效果要求的监测评估,对存在问题及时加以调整改善。提高政策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水平的重要政策保障,也是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