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中职的时间不多了
从人口发展形势看,
中职教育到了危急的关头
先看两个表格。
表1:出生人口和招生数表
表2:近年人口出生数
(1)出生人口数来源于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除外)。
(2)招生数和学校数来自教育部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观察数据,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中职招生数逐年下降。6年间,中职学校减少了3600多所,几乎减少三分之一。中职招生数从593万减少到488.99万,减少了近百万,减幅为17.6%。
2.普高招生数逐渐增加。自2016年起至2021年,普高招生人数从800万提高到900万,增幅12.5%。
3.人口出生数大幅下降,未来中职生源危机已然隐现。2021年出生人口1062万,按普高和中职招生人数合计约占出生人口90%计算,2036年普高和中职招生数合计为955.8万。假设未来普高招生不再
增加,按905万计算,留给中职的招生人数仅有50多万。
据此,我认为,到2036年,中职教育基本消失。也就是说,不管大家是否讨论取消中职,根据人口发展形势和招生形势,中职教育可能会退出舞台。
出现中职教育危机的原因
分析出现危机的原因,我们可从内因和外因说起。
(一)内部因素
中职教育缺乏吸引力,要归根于中职教育自身固有的劣势,表现在以下几点:
1.师资问题。中职师资绝大多数来自院校,缺乏企业工作经历,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往往与企业需求脱节。政府虽然鼓励从企业引进能工巧匠,但是由于教师资格证等原因,加上企业员工本身工作量比较大,无暇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可以说,从企业引进师资困难重重。
2.课程因素。中职学校的教师按照课程体系教学,各教一门课,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好比一个木工学校,A老师教锯子,B老师教斧头,C老师教刨子,D老师教凿子。师父教了三年,学徒学了三年,可学生还是做不出小板凳。
3.学生因素。中职生源自初中毕业生,对职业生涯缺乏认识。让一个15岁的小孩选择未来的职业,实在是太早了。加上中职学校社会地位低,学生很不情愿就读中职,学习愿望很低。
4.家长因素。无论我们是否承认,社会分层是客观存在的。中职生的家庭大多处于社会的底层,家庭环境差,对教育的投入愿望低,不少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只是不想让子女过早进入社会。不少家长说:学多少无所谓,不学坏就行。
综上,中职学校培养效率低,人才产出低,自然导致中职教育的地位低。
(二)外部因素
从外部因素看,也存在不少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
1.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不好。政府虽然多次召开职业教育大会,出台激励政策,但是到了地方政府层面,在校舍建设、设备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财力投入不足。
2.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大多数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总觉得考入好的本科学校,将来再考个公务员或事业编才能出人头地。读中职学校,让家长觉得抬不起头。
3.学制问题。现行的学制安排,初中毕业时,部分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专业。让一个15的孩子选择未来的职业,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中职的出路
中职教育的形势确实危险。前文说过,预计到2036年,中职生源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一些专家预测,未来每年出生人口可能下降到700万左右。果真如此,中职学校几乎没有生存空间。所以,如果中职不能在2036年前解决自身的问题,则中职基本消失将不可避免。
那中职教育是不是一点机会也没了呢?
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让中职先“活下来”。
1.实施小班化教学,“匀”普教生源救中职。按2036年全国1000万生源计算,目前普高班额为50人。如果把班额降低到35人,普高班级数不变,将可以为中职“输血”大约300万的学生。同时,中职也按30人组班,这样就不会造成大规模的中职教师“失业”。另一方面,减少班额,教师的辅导会更到位,教学质量能得到改善。
2.加大教师“进企业”的力度。生源减少后,师资需求减少,学校可以安排教师轮流到企业实践。现在政府也在推进教师下企业工作,但是效果并不好。因为中职班额大,教师教学任务重,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抽出富余师资到企业实践。有人提出教师用寒暑假下企业,但实际上不可行。中职教师因为生源问题,普遍有职业倦怠,非常需要用假期调节心理。如果再让教师用寒暑假下企业,教师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3.促进产教融合,鼓励开设校办企业。要明确教师在校办企业里责权利,吸引教师投入适当的精力进入校办企业,让老师到“水中游泳”。其前提是政府出台细则,校办企业独立核算。如果按现行制度,学校的财务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教师无法从生产活动中获得报酬,甚至触犯法律。学校领导也不愿意承担财务风险和职务风险。
4.尽快推进十二年义务教育。从表1看,目前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为90%,还有10%的学生没有接受高中教育,人数大约100万。这部分学生,是中职教育的可靠生源。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尽快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益是最高的。
5.改革学制,推进普职融通。中职学校停止招收初中毕业生,开始招收普高学生,在高二时分流。其他普通高中学生也可以在高二时分流中职学校。高二时,学生已经十六七岁,对将来从事的职业会有一些思考,选择专业不会太盲目,也减少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可以将中职教育归并到高职,普高学生直接分流到高职的中职部,经过一学期高职通识教育后,进入各专业学习。
有些专家喜欢提“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空喊这些口号是没有意义的。空喊“同等重要”本身就是不平等,就和我们提倡男女平等正说明男女不平等一样。地位不是喊出来的,平等的地位是干出来的。中职教育再不自我革命,就会失去最后的机会。
以上几点措施,只是为中职“续命”提供了一些思路。中职要想“活”下来,还是“打铁需要自身硬”。中职人要好好利用这最后的十五年时间,提升自身实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中职教育才有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