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路径
职业教育吸引力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选择职业教育或接受职业培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政府、企事业单位、各种社会团体组织或个人参与职业教育的水平和力度。有吸引力职业教育的首要特征是“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此外,职业教育吸引力表现出个体性和历时性特征,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要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应该实施如下路径:
一、构建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职业教育的格局,增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
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为了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应当尽快深入贯彻落实新法要求,出台配套实施细则,修订与新《职业教育法》不一致的相关政策规定,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增强社会各界参与程度,形成社会共建合力。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新《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概念内涵、类型定位、战略地位、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系统规定了各级政府、教育及相关行政部门、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参与职业教育的功能作用、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各级政府应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站在全局高度更加重视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按照新《职业教育法》的规定,进一步落实对参与职业教育的学校和培训机构、行业企业、群团等组织的激励和优惠政策;新《职业教育法》中涉及“国家采取措施”和“国家鼓励”的相关条款,应尽快出台或完善相关政策和实施细则,加快政策落地,使利好政策变得具有可操作性,例如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办法、奖励及税费优惠等实施办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办法、企业参与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办法等。增加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鼓励更多的社会企事业单位参与职业教育,解决产教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的难题,形成以新《职业教育法》为引领,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群团组织、金融机构等社会各界共建职业教育的合力,形成重视技术技能的职业教育发展氛围,形成社会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新格局。
二、建设国家资历框架,为职业教育学习者提供与普通教育同等的发展通道
在一段时间内,职业教育发展困难重重,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术性资格与职业性资格无法互认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难以建立。面对新时代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将职业教育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职业教育法》为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多举措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横向融通以及不同学历层次职业教育的纵向贯通。一方面,夯实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做好国家和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推进建设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有效贯通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打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断头路”,打消受教育者升学无门的顾虑;另一方面,积极构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加速推进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学分、资历及学习成果的互认互通,加快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自成体系但又横向有机融合。此外,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应始终贯彻终身教育理念,加速推进中国特色的学习成果和资格认定标准,完善证书认证、学分转换与积累等机制,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国家资历框架,使学习者在不同时段、不同职业教育和培训间畅通流动,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全民终身教育。只有构建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才能满足公众在不同阶段对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使职业教育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三、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适应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与提高质量互为前提。职业教育办学质量越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也会随之提高。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新《职业教育法》的出台正值第一轮“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中期考核的过程中,国家“双高校”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好成绩。在此引领下,各地应继续强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首先,保证充足的教育经费,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应落实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其次,各职业学校应做好提质培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着力加大“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力度,培养、引进、兼职“多管齐下”,多举措解决“双师型”教师短缺问题;深化产教融合,联合行业组织、企业等开发活页式教材;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人人、面向实践、因材施教,厘清职业专科教育、职业本科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的关系,专科层次注重学生技术技能操作,本科层次的学生注重培养其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只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扎实过硬,人才培养质量有保障,用人市场受欢迎,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才会随之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使更多的人愿意接受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四、构建多元传播主体,打造重视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
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需要改变普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这要求社会各界加大对职业教育及新《职业教育法》的宣传力度,打破原来以中央政府、职业教育学校为主的传播主体的局限,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媒体、职业教育机构和学校、行业协会、自媒体、职业学校学生和校友等多元的传播主体。各传播主体应拓展传播形式,通过新闻报刊、微动画、短视频、博览会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流行形式,展示高水平技术技能、产品实物等职业教育成果,扩大职业教育影响力。此外,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应积极探索,面向转岗和再就业人员、特殊人群、社区老人等开展实用型、兴趣型等不同类型课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联合中小学开展职业教育启蒙课程、职业体验活动、指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让职业教育更早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和视野。通过多元传播主体、多样化的传播内容、多形式的传播途径,宣传职业教育的特色和魅力,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全社会形成尊重技能、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良好氛围,潜移默化地改变公众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让其切身感受到到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中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教育类型,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接受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