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变革路径创新

日期:2022-09-07 阅读量:496

  职业教育向来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发展前进和变革创新,20年前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与如今相比已有天壤之别。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转变观念,积极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模式与手段,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一、更新职业教育理念与思维,实现教育与人工智能的和谐统一

  教育系统变革首先需要教育理念的更新升级。长期以来,技术在教育学基本研究中是隐而不显的,教育学学科立场在人们思考和探讨技术时代的“技术”时长期缺席。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职业教育不得不反思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自身的存在价值,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思维也需要更新与重置。职业教育首先需认识到人工智能为人类探索认知世界提供了巨大帮助,标准化、模板化的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将被淘汰,情景式、体验式、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将会不断涌现,职业教育将会诞生新的时空思维与理念。其次,职业教育要形成与人工智能和谐统一发展的理念,既不抗拒,又不过度迷信技术,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以人的智慧为主导、人工智能为辅助,实现教育不确定性与人工智能确定性相统一。

二、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人机高度协同与合作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脑科学、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突破,职业教育智能化人机协同教学模式将会得到普及,人工智能机器开始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首先,建构“教师—学生—机器”三元主体教学关系,改变职业教育原来的“教师—学生”双元主体关系,形成人机和谐共生的教学生态模式。其次,树立培养职业教育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创造能力、群体合作精神等个性化、多样化教学目标,摒弃学校教育单一性、同质化、规模化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第三,重构人机交互的新兴智能化泛在型教学环境,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技术为基础,消除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时空限制,带来沉浸式学习体验。第四,实现全过程、个性化、精准化学习评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收集与处理的优势机能,为每位学生进行学习画像,实现个性化指导与帮助。湖南汽车工程学院以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新生态,借助智能技术覆盖职业教育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突出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并通过智能数据平台实时统计分析学生学习数据,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和策略,实现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充分体现了教师、学生与人工智能和谐共生的教学新模式。

三、革新职业教育知识内容,加强人工智能元知识的传授

  在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不仅要更新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需要开设相关基础课程传授人工智能元知识,提高职业教育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适应性。职业教育要基于“人工智能”宏观概念进行课程建构,包括人工智能历史演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情境、人工智能技术原理和基本算法、人工智能趣事、人工智能伦理道德等。职业教育传授人工智能元知识还要把握三个原则:融合性、实践性和时代性。融合性就是人工智能知识应该与专业课程、基础课程、实践课程实现内在融合;实践性就是综合运用实践、体验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化人工智能理念;时代性就是人工智能知识体系要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时俱进。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开设的《智能金融》通识课程,将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分析知识与金融业务逻辑深度融合,利用数据知识描述金融服务的逻辑结构,利用智能算法描述金融逻辑的数据处理。同时,基于数据化、算法化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设计,让学生既理解金融逻辑,又获得人工智能技术知识。

四、重构教师职业能力,探索智能时代教育新内涵

  人工智能技术促使教师角色与职能发生改变,传统的教师工作内容将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学生需要提供学习材料、诊断学生的知识强项或缺陷和提供自动反馈、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发现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或完成练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或出现的错误并进行提示。随着角色职能和工作内容的改变,教师的职业能力结构也必须随之重构。在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能力至少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人工智能教学能力、伦理道德能力和技术批判性反思能力,其中后三项是人工智能时代特别强调的能力。人工智能教学能力强调教师掌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平台操作、问题解决策略、学生个别化指导等教学技能,是对人工智能教学技术的运用能力;伦理道德能力要求教师能够应对人工智能技能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风险,包括对于学生隐私的保护、持守人文关怀等,能够在技术风暴中保持清醒,始终把学生和爱放在教育第一位;技术批判性反思能力强调教师能够在人工智能世界中摆脱技术迷信,复归教育本真。教育如此复杂,难以完全被简化为数据分析和算法,教师应该在人工智能技术中不断反思教育的意义。

五、转变学生认知思维,创新职业教育学习新方式

  技术所产生的真实效用并不体现在表层的实体上,反而存在于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中。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下,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思维也要发生转变,技术赋予学生更加个性化、灵活化、自主化的学习方式,使认知成为一种非线性的自适应学习过程。基于这种非线性自适应学习过程,人工智能促使学习方式发生变革,包括深度学习、分布式学习、泛在学习等方式的创新,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特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和学习方式,利用数据资源支撑,获得最优学习资源。职业教育专业类别繁多,不同专业的知识学习与技能实践路径各有不同,因此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手段,选择适合专业特色和自身特质的学习方式,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笔者所在的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实施的智慧学习平台,通过架构汇聚校内所有学生学习成长数据为主的教学数据中台,比对通过知识图谱技术分析的所学课程体系结构,结合基于自适应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实现学生学习风格挖掘,快速检测定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薄弱点,并针对性地推荐相关内容以及学习路径规划。这种自适应学习方式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技术优势转变学生学习思维,能够充分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