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图景及面临挑战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对社会生产方式和劳动结构产生革命性冲击,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将首当其冲接受人工智能技术的洗礼。
一、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图景
人工智能与教育在未来相互浸入已成必然。在职业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职业院校对其了解还不够深入细致,特别是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还处于适应传统工业社会基础的实然样态,对于人工智能重塑工作世界的冲击还未有深刻感受。因此,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分析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图景,捋清其价值向度。
首先,职业教育“价值理性”将得到充分解放。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把教育的终极目的定义为“变成幸福的人”,职业教育亦应如此。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必然对职业环境和职业结构造成颠覆性冲击,很多职业将会被机器人所替代,但是这些被替代的职业多为低技术含量的机械性、高危性职业,而以人为本的“制造业服务化”与“产品定制服务规模化”将创造巨大的就业空间,这恰恰需要人类个体特有的能力、精神与品质。因此,人工智能推动发展下的职业教育,不仅把人从物化的工具概念——人力——中解脱出来,还更加关注人类的情感、价值、美感和创造力,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心灵、精神等生命价值。
其次,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将形成系统性创新。人工智能时代,将产生全新的职业与岗位,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人才培养规格将催生新的教学内容,而新的教学内容将依托新的教学形式来呈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将发生系统性的变革,重新剖析工作岗位特征、重建人才培养模式和知识结构体系、推进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在教学技术手段方面,以大数据分析、人脸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为支撑的智能化教学平台、学习资源、教学环境、教学质量监测与教学管理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人机深度协同与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未来职业教育的全新方向。
再次,职业教育将赋能开放性与终身化的学习型社会。随着知识爆炸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知识技能的更迭加速,职业更新的周期大幅缩短,对职业技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学历教育阶段的知识技能学习将无法满足终身职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亟需提高社会开放度,为终身教育提供强有力支持。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教学平台、人机互动设备、开放性教学资源等软硬件设施的支持,将打破教学的物理与时空限制,教学安排可以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不再囿于年龄限制,职业教育将提高教学与培训的开放性,实现全社会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图景。
最后,人工智能将塑造全新的教师角色。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智能化教学平台、数字教学资源等新兴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同时也使教师的工作职责与功能发生改变。教师首先从知识输出者转变为引导者,引导学生与人工智能设备、同学、教师之间交互沟通,教学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在交流、分享、合作、质疑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其次,教师教学从技能培养向心灵培育转变,人工智能最擅长标准化的工作,这使得教师可以从大量的重复机械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雅思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心灵的培育工程。”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职业教育学生的思想教育、人格塑造、情操陶冶等心灵教育工作中。
二、人工智能对于当前职教发展的挑战
从工业史发展来看,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引发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劳动力市场将会得到深度重构,挑战与机遇并存。当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全球社会进入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应运而生。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旧动能转换,既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也将带来严峻的就业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职业教育作为与劳动力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也将面临巨大挑战。
首先,人工智能将对学校职业教育根基产生强烈冲击。学校职业教育的诞生源于工业革命后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和分工细化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强调学生对于工作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熟练掌握。虽然近几年职业教育也在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现代学徒制,但学校班级制授课仍是绝对主流形式。清华大学鲁白教授在“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高等论坛”上表示,任何重复性、基于知识积累的教学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同样,任何重复的、机械的职业岗位也将被取代,而现代学校职业教育的批量化培养,有时也意味重复与机械。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催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赋予学生个性化、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因此当前以班级制为主体的学校职业教育模式,必将受到强烈冲击。
其次,人工智能可能对职业教育道德伦理产生巨大挑战。有学者把人工智能的发展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三个阶段,弱人工智能只能关注完成特定任务,强人工智能则能模拟人脑思维进行思考、理解和学习等,而超人工智能在各方面都超越人类,可能是人类最后一项发明。按照这种发展路径,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人-机器”关系届时将被“人-智能机器-机器”所取代,人类自身统御机器的独裁权被打破。人工智能之于职业教育,相当于对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和知识技能构成的直接塑造,这将远远超过当前职业教育学科的伦理认知。可见,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将遭受新型伦理生态和伦理关系的巨大挑战。
第三,人工智能指数式增长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升级的迫切性要求。谷歌首席科学家雷·库兹韦尔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作过悲观预测,他认为2045年技术奇点来临,人与机器将深度融合,严格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将不复存在。不论这种过分悲观的人工智能威胁论是否有科学依据,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已呈现指数型发展样态。然而,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信息化1.0向信息化2.0时代转变的过程中,虽然在国家的重视下,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校园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但由于信息化管理效率低、科学决策水平低等原因,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仍不够紧密,人工智能在职教中的应用速度与其自身的发展速度相比显得非常缓慢,一旦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而职业教育还未做好足够的准备,就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第四,职业教育微观教学层面对人工智能革新的应对乏力。正如上文所言,在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将发生系统性变革,教师的角色与职能也将发生彻底转变,这不单单是教学手段信息化的催动,更是因为人工智能促使整个社会体系(包括职业体系)发生结构性改变。这种系统性变革,不仅冲击学校职业教育的根基,更是对包括专业建设、课程资源、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等在内的一系列微观层面的教育教学产生颠覆性影响。但是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单向性现象严重、专业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教学内容与劳动力市场脱节等问题依旧存在,难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