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回归“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逻辑起点,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危机与挑战,重塑未来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厘清教师素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逻辑向度,有序建构动力性基点、发展性基点、适应性基点以及保障性基点,促进“人工智能+职业教育+人”的协同共生发展。
一、动力性基点:促进教师队伍的“适应性转型”
教师队伍建设是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取得实效的动力性基点。为有效化解人工智能引发“智能主体”取代“教学主体”的现实危机,亟待促进教师队伍的“适应性转型”。第一,厘清人工智能时代的师生关系,积极构建交互多元、平等协同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塑造更为紧密的合作伙伴,防止技术理性带来的师生关系异化,明晰机器人教师无法替代教师的人文情感、人格魅力等人类特征。第二,改革优化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注重专业教学和实践要求,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掌握与运用的考核,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标准,完善教师招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对人工智能技术掌握的量化评价。第三,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有机融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培养职教师资学生,拓展教学资源,加强职教师资课程建设,完善人工智能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提升职教师资学生智能教育素养水平。职业院校向职前教师传授契合“智能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在入职后有效应对智能教学的现实挑战。第四,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和大中型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强化职业教育学生定期到企业实践的教学要求。同时,支持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从教,将最新的专业技能及时传授给学生,实行固定岗与流动岗的灵活管理,推动教师角色再造。第五,引导职业教育教师树立开放意识,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教师职业的冲击。质言之,人工智能并不能取代教师的主体价值。职业教育教师学会发挥人工智能优势,从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推动教学时间的灵活和教学空间的融通,同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完善自身的教学知识,并及时获取行业企业前沿的技术信息,提高教学内容供给的有效性。职业教育教师明确转型方向,发挥其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独特作用,由“教学者”变为“辅导者”,实现从单向灌输到辅助引导的转变。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运用与解构知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
二、发展性基点:推动教学模式的“现代化转向”
人工智能促进海量信息与知识链条快速传播,使得无边界的学习场成为可能,为学生提供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教学空间。为积极应对人工智能的“技术颠覆”冲击“教学秩序”,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应适时重构,推动“现代化转向”。第一,强化自适应调整的“智能教学模式”的转型发展,以问题解决为教学目标,运用数据传输、关联分析等方法实现教学资源的自适应服务,打破学科领域边界,旨在培养高阶思维的应用型人才。第二,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应遵循现有的伦理规范与人文精神,注重有效教学。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应注重提升学生的精神内涵,形塑学生的价值理性。并通过有效教学激发学生的自发性动能,促进学生产生适应社会的职业能力。有效教学一方面表征为高效的教学组织形式,用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形成尽可能多的教学产出;另一方面注重学习的内容和掌握的技能对学生有价值,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获得进步。第三,职业院校教学模式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重点转向学习过程设计和学习活动体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职业院校鼓励教师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将教学过程延伸到现实世界,围绕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进行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教学,构建教学课程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强化课程体验。第四,加强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构建,推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智能化建设。由于智能化生产急需融技术理论与技能操作于一体,尤其是熟练应用工业软件的复合型人才,人才需求层次呈上移趋势。
因此,职业院校应推广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参与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建设,实现真实的教师和虚拟的教师联合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辅导,致力于培养跨学科、建构思维的应用型人才。第五,职业院校应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产业学院、企业学院等机构的技术优化和提质升级,积极搭建技能实操与技能展示平台,实现产教一体化建设。新型教学模式应实现从工具论、知识论到本体论的转向,重点关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凸显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适应性基点:加快教学内容的“动态性优化”
人工智能时代,意味着技术知识的更新、技能的改进不断加速,逐渐淘汰陈旧的技术知识和滞后的专业技能。为积极适应“智能社会”的人才培养要求,亟待促进教学内容的“动态性优化”。职业院校需深度思考、研发和应用人工智能的价值和意义,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逻辑起点,最终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要根据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适切性调整,汲取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特征的前沿教学内容。第一,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应拓展人工智能时代要求的原理性知识,促进职业教育学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日常生活,如从人的价值取向、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等方面完善教学内容。加快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且形成联结、转化和融合的学习能力。第二,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应深化人工智能时代所要求的方法性知识,主要包括关于获取、鉴别、迁移、存取、连接和建构知识的方法等内容,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人工智能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其高阶思维和算法能力。第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应注重人工智能时代所要求的价值性知识,包括关于意义、思想、情感、态度与道德等知识,培养学生对人的存在和伦理道德的理性认识,促进其价值认知的升华,有效应对人工智能的工具理性异化、人工智能伦理的失位与重构以及教育元宇宙的不确定性风险等。需要明确的是,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为适应人工智能而进行的更新优化并非放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而是教学思维的迁移。学生获取教学内容的途径将由书本、课堂和图书馆扩展到人工智能,这意味着网络信息检索、批判性思维、数据分析等应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职业院校应完善职业教育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运用人工智能研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践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的实操能力。并且根据人工智能的应用过程及时优化教学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适时纳入教学内容。
四、保障性基点:注重教学评价的“系统性分析”
职业教育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评价过程不能用简单的、线性的处理方式,而应遵循动态、科学的评价方式,持续优化教学评价框架的内容和指标。职业教育教学在智能化信息技术的赋能下,教学评价在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等多方面加快改革升级,逐步走向动态化与多元化,推进以师生等教育主体发展为核心关注点的智能评价。为有效纠正人工智能引发“教学评价”偏离“育人本位”的现实困厄,亟待强化教学评价的“系统性分析”。第一,职业教育教学坚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评价导向,联动教学实施者、学生、教育管理者、专业教师、智能评价系统进行多元评估,注重信息的去中心化、可追踪和科学性。同时,教学评价系统赋予不同主体相应权限,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结果的动态化,促进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全面。第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发展性评价,及时评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业发展、德育发展、心理状况等过程进行诊断与改进建议,并及时向学生反馈其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效果以及创造力,引导学生持续强化自身的高阶思维训练,主动适应职业工作复杂性与综合性的发展态势。第三,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教学评价因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获得及时的评价数据反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维度和个性特征等,形成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体系,促进其技能提升和能力改进。第四,职业教育教师通过人工智能对教学数据进行采集和系统分析,及时发现教学设计与实施环境存在的不足,在精确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对应改进。第五,职业院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收集并分析教学监测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确定教学评价指标,构建动态性、可量化评估的评价模型,完善数据共享库,逐步实现教学评价的多样化、智能化,建立健全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标准的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