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生成的四重维度

日期:2022-06-23 阅读量:504

  专业课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实施课程思政育人的关键。因此,采取多种举措提升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育人的能力和素养,对于确保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的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成之基:自觉增强课程思政育人意识

  课程思政要求所有课程、所有教师承担育人之责。从根本上讲,是否具有强烈的课程思政育人自觉意识,是保证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生成的前提和基础。

(一)增强课程思政育人价值认知

  课程思政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从学生成长经历角度看,一般而言,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教育阶段,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文化知识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逐步成熟定型阶段。这一阶段的价值观培育、品性修炼极为重要,为大学生今后人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人才培养目标角度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包括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个要素,彼此之间虽然是融会贯通、相辅相成,但其中的价值塑造是关乎立德树人的第一要务,居于人才培养目标之首。时代赋予了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重任,专业课教师不仅要传播思想、传播知识,更要塑造灵魂、塑造品性,实现育才与育人的有机融合,真正担负起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

(二)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实践自觉

  课程思政育人的核心要义是解决学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问题,关乎学生的灵魂建设和思想建设。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育人的主体,应主动践行课程思政的新理念,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充分认识到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育人的潜在功能,增强课程思政育人的自觉性和使命感。专业课教师要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具体在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更要注重塑造学生价值观念、道德品行,赋予专业课程更鲜活的生命和更深邃的思想,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二、生成之源:努力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生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课教师个人的能力和素养。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及教育规律和方法,专业课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反复实践、不断积累,才能逐步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能力。

(一)提升思政理论素养

  专业课教师既要具有深厚的学识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了解和掌握课程思政的基本原理,善于正确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鉴于此,要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夯实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笔者认为,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政理论素养的基本路径在于:一是开展课程思政育人专题培训,邀请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专家、学者,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保证课程思政育人的正确方向,帮助专业课教师深入理解形势与政策,掌握国情与民意,使其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二是开展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对互助活动,专业课教师要主动向思政课教师寻求思政理论指导与帮助,思政课教师也要借鉴专业课素材,充实和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共同研究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做到互学互鉴、互融互通、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有效增强课程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搭建课程思政育人交流平台,通过教学沙龙、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形式,让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经常性地开展互动交流,分享课程思政育人之经验,反思课程思政育人之不足,促进师师之间、课程之间“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四是举办课程思政育人教学基本功大赛和示范课程评选活动,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坚持抓典型、树标杆,大力表彰一批课程思政育人的优秀教学团队和个人,积极做好课程思政育人的交流和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实现以个体带整体、以局部带全域。

(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组织能力

  课程思政育人需要专业课教师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中,渗透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一是在教学内容上,专业课教师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遵循课堂教学规律,认真用好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发掘并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其与专业知识内容交织交融、相辅相成,增强教学内容的密度、深度与鲜活度,让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彰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润物无声的效果。二是在教学形式上,专业课教师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内心诉求,根据不同课程知识特点,以育人实效生成为导向,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选择较为适合的教学形式,尝试运用探究式、启发式、案例式、混合式、体验式等教学形式,顺势而为、灵活呈现,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使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中体会课程思政的无穷魅力与价值。三是在教学效果上,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共振”效应,应该成为每位专业课教师课程教学追求的目标。专业课程教学如果仅仅浮在讲授课程知识、技术技能层面,而未能升华至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树立、价值观念的塑造、家国情怀的培育、道德品质的锤炼等精神品格层面,也就没有真正体现出育人的效度。课程思政育人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应是讲出高度震撼人、讲出深度吸引人、讲出温度感染人。

(三)提升自身人格魅力

  专业课教师的理想信念、思想境界、人格魅力,往往也影响着育人实效的生成。因此,专业课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自身的师德自觉和精神品相,坚持强师德、正师风、树师表,自觉规范从教的职业操守,做到静心施教、潜心育人,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要有关心关爱学生的深厚情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差异性,倾听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不单纯做知识传授的“经师”,更要争做价值引领的“人师”;要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拓宽知识领域,丰富学识水平,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要借助自身的经历、体验、情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努力把人格化的要素嵌入到教学活动中。

三、生成之要:深度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

  高校各类专业课程都蕴含着价值观念、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等极为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专业课教师要善于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这是保证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生成的关键环节。

(一)善于挖掘显性思政元素

  所谓显性思政元素,意指专业知识本身就有着明显的政治观点、价值倾向等思政元素。换言之,思政元素本身就是专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不是外在附加、粘贴的,而是专业知识体系内蕴、内生的;不需要通过专业课教师的深度挖掘,仅需要教师稍作挖掘、简单提炼后,就可直接嵌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如在“公共政策学”这门专业课程教学中,授课教师充分利用专业知识本身的政治特点、价值倾向等思政资源,将其适时融入专业教学中,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法律观念的认知,学会正确运用法治思想和法治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认清“中国之治”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从而较好地实现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宪法法治意识的教育。

(二)善于挖掘隐性思政元素

  所谓隐性思政元素,意指思政元素不是直接显露在专业课程内容之中。也就是说,专业知识本身不具有包含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的元素,思政元素是蕴含在专业知识点的背后,隐含在各种科学理论的深处;思政元素不是从本课程中自然凸显的,而是需要专业课教师主动去开掘、拓展,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整合、分类、转化,使得通过加工提炼后的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体系相契合,进而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活动之中。例如,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开设的“大学物理”课程,授课教师不是停留在讲解分析学科基本原理的层面,而是注重挖掘梳理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的关联点。在对物理学家潜心研究问题的追溯中,阐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及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并从学科内在逻辑出发,紧紧依托物理现象的分析和物理规律的归纳总结,融思政元素于无形,适时将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创新方法、坚毅品格等传递给学生,引发学生产生思想共鸣。

四、生成之道: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方式融合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升和改善其育人实效,需要借助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智慧,更离不开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这是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生成之道。

(一)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专业课教师要摸清学生的思想困惑、实际需求,创新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由填鸭式的教学变为体验式的教学,由集体性的“漫灌”变为有针对性的“滴灌”;结合专业特点、课程特色、具体教学情境,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共鸣,使课程思政育人既适度适时、水到渠成,又贴切自然、不着痕迹。为了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思政的生活性、情感性和形象性,打造更多的课程思政“金课”,专业课教师可探索运用案例分析法、专题研讨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榜样示范法、现场观摩法等多元教学方法,从而保证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生成。当然,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不是孤立的,有时是相互联系的,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共性与个性的兼容、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二)转换课堂话语体系

  专业课教师要根据“0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育人目标,切实转换课堂话语体系,优化话语能力,不断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话语养料,将抽象性、专业性的话语转化为生活性、实践性的话语,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用学生喜欢的话语进行交流,以鲜活生动的话语诠释真善美的科学内涵。尤其是在当今新媒体时代,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影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专业课教师必须主动适应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特点,潜心研究网络传播客观规律,要注重观察和运用网络话语,更好地走进学生的生活情境和话语体系。

(三)拓展课堂实践场域

  课程思政育人应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从书本育人走向生活育人、从课堂育人走向开放育人,最终实现知行合一。专业课教师要依托于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带领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把课程思政育人践行于乡村振兴的第一线,融入到改革、建设的最前沿。真正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了解群众关切、关注社会热点,最终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效力的内源性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