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跨界理论的本质认知
跨界关乎职业教育的本质。认识这一本质,需要澄明跨界概念的内涵,并求证其与职业教育的本质联系。
一、跨界的概念澄明
“界”——界域、边际,指事物不同的分界、边缘,亦指事物划分和区隔的界限等。“界”与另一个词“度”相近。“度”,表明物质的有关性质达到的限度或程度。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性质,超过界限就要引起质变。“度”是事物变化的“界”,“界”是事物区隔的“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属性的内在规定性,“界”是区隔不同事物的临界度和范围域。跨界就是指事物和组织跨越自身的边界、界域,对其他事物或组织领域的一种嵌入。目的是追求实现不同组织、主体或内容之间的跨越与整合。如果这种嵌入是不合理的,就会招致排斥抵拒而难以融入其他领域;如果这种嵌入是合理的,就会与他界的事物形成交融而产生一种新的质态。可见,跨界就是不同事物跨越自身界域向着新的领域渗透融入而形成相互交集、彼此作用的存在样态。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形态就是一种跨界教育。
二、跨界是职业教育本质的求证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它是与现象对应的哲学范畴,是现象背后和事物内里的东西。因而本质是事物内在的、深层次的固有属性和联系。既然本质是深层次的、内隐的、必然联系的东西,它就不是一种逻辑自明的存在,而是需要予以揭示和求证的,跨界就是如此。一是从名称规定上,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例,笔者曾指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类型,它的本质属性鲜明地体现在它的名称上。它是一种‘三位一体’的多元整合。”高等是教育的层次属性,即在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有别于初、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是教育的类别属性,即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技术是教育的内容规定,即在内容上属于技术教育范畴,既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术教育,也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技能教育。可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绝非传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是在此基础上叠加了层次、类型、特定内容的三维度交集的融合,它是多元特质的教育形式的跨界。二是从逻辑学理论上,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特有属性的事物的聚合、集成的范围和边界。依据内涵可识别外延,同理,凭借外延亦可归纳出内涵。内涵是概念的意义,外延是意义所涉及和作用的范围和边界。就是说,“界”可以视为事物保有其外延的范围,一旦跨界就会导致与其他事物外延的重叠、交互、融合,而引发事物内涵的变化,这就是新事物生成的由来或者说事物质变的依据,也是职业教育构成类型教育的理论机理。三是从规律论的视角,跨界决定本质,它是具有逻辑必然性的。研究跨界,就要研究它对本质生成的决定性影响和作用。对职业教育而言,跨界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质态,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形式,也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实践。非跨界无以彰显其教育特色,非跨界无以构成与经济的交融进而砥砺支撑经济,非跨界无以创新以为进、守正以超越。四是从创新功能的内在机理看,职业教育是最具创新特质的教育。它因其跨界而跳出“围城”,进入“他界”,与新要素、新介质、新组分相整合,就会产生新质。好比现象(A)嵌入作用于(B)必然会产生新现象,(非A非B)这就是创新,而创新正是跨界的本质功能之一。耗散结构论进一步解释这样的创新机理认为,一个系统之所以被称为开放系统,是因为它与外部环境保持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当新要素介入时,稳态、平衡被打破,这时事物就会寻求自组织的重新平衡、协调和建构,由此,就会带来创新。而当事物无法平衡、协调、建构,系统就会在无序、混乱中瓦解,或自动向低一级平衡还原。可见,职业教育的创新功能是因其跨界的理论基因赋予和成就的。